一刀一鑿之間,是時間的雕琢;一片貝光閃爍,映照的是文化的永恆。張茂欽老師以《鏤光承鈿》展現螺鈿藝術的極致與新竹工藝的靈魂。

新竹市文化藝廊推出的《鏤光承鈿》—張茂欽螺鈿薪傳展隆重登場,作為「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展」第77檔特展,本次展覽向深耕在地、成就卓越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張茂欽老師致敬。現場展出超過20件螺鈿精作,包括掐絲螺鈿與瓠瓜螺鈿鑲嵌系列,展現藝術家兼具傳統精神與創新思維的工藝風貌。每件作品都在光線折射下展現如夢似幻的流光色彩,讓觀者彷彿看見時間在指尖被雕琢出的痕跡。

延續兄長精神 創造瓠瓜新美學
張茂欽老師延續兄長張茂森的藝術精神,將螺鈿藝術從平面漆器拓展至弧形的瓠瓜表面,開創全新工藝語彙。此次展覽特別以「瓠瓜系列」為策展核心,作品〈八仙〉以細膩工法刻劃出神話故事的動態氣韻,榮獲國家「民族工藝獎」肯定,並由新竹市典藏收藏。其作品克服材質弧度與雕嵌難度,在微光下閃爍出文化與技藝的雙重層次,將傳統工藝推向藝術化的新高度。

文化資產的守護者與創造者
2019年新竹市正式登錄「螺鈿工藝」為無形文化資產,並認定張茂欽、張茂森與陳甫強三位老師為保存者。作為其中重要代表,張茂欽老師以深厚的技術與藝術性,致力於保存並推廣這項珍貴工藝。他的作品不僅延續古法,更融入現代語彙,讓螺鈿從傳統器物走入當代藝術領域,成為台灣工藝文化的光芒象徵。

薪火相傳的光華 文化再生的力量
「鏤光承鈿」不僅是一次藝術展覽,更是一場文化對話。透過張茂欽老師的作品,我們看見一代工藝師如何以手藝承載土地記憶,並將傳統化為創新的力量。展覽中的〈納福迎春〉等新作,更象徵著文化的延續與祝福,為新竹市的文化典藏再添華彩。此次展出不只是對工藝成就的禮讚,也呼喚年輕世代重新認識、珍視傳統技藝的價值。光影之間,匠心長明。

【鏤光承鈿 張茂欽螺鈿薪傳展】
展覽期間:即日起至11月2日
展覽地點:新竹市文化局1樓文化藝廊
※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,並非活動聯繫窗口
圖片來源:新竹市文化局FB
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,請來信留言告知,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,若是您反對使用,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,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。


